而若是要買肉類,除了連鎖超市外,港口邊通常有漁市場、巷口街角也有自營的肉店,不只有賣冷凍、冷藏新鮮肉類,有的也有賣熟食,如炸雞、肉派等等。
Bundaberg 有名的肉店,外觀看起來真是毫不起眼
至於充滿家鄉味的零食、湯包、飲料、調味料等,有亞洲人的地方其實也都會有亞洲超市(我們都簡稱亞超),沙茶醬、甜麵筋、泡麵、米粉、珍珠、火鍋湯底、辣醬、蠔油,you name it,基本上亞洲人越多的地方,亞超會賣的商品就越齊全😂
雪梨也有家樂福!雖然英文店名很常被澳洲人恥笑hmm
四間主要連鎖大型超市
主要的連鎖大型超市有四間:Woolworths、Coles、IGA、Aldi。
大型超市就像台灣的家樂福、大潤發,從生鮮食材、到民生用品,都可以在一間店裡面一次購買齊全。
⇥ 先看結論
品質 Woolworths = Coles > IGA > Aldi
價格 Aldi < Woolworths = Coles < IGA
多樣化 Woolworths = Coles > IGA > Aldi
普及度 Woolworths = Coles > IGA > Aldi
超市佔地 Woolworths = Coles > Aldi > IGA
Photo: Woolworths |
Photo: Coles |
其中以 Woolworths(窩窩使) 及 Coles(摳死)兩家為大型超市龍頭,之前待過包裝廠就有聽老闆說過,因為這兩家能見度較高,所以很多供應商會以這兩家為主要供應目標,各供應商搶破頭想攻下超市的一角。
那超市要怎麼選擇賣誰的商品?端看其知名度、發展性、原物料來源等(我相信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各家超市絕對有各自的評分標準,所以總括來說,這兩家龍頭超市的品質管控,說好聽點是「最為嚴格」,不過對於供應商來說卻是「最為挑惕」。
Woolworths 每週換檔都會有不同商品輪流半價 ( Photo ) |
而另一方面,超市間彼此也存在競爭關係,各種檔期的各項促銷活動,送贈品、點數加倍,還有絕對會出現的折扣、買一送一等,甚至某些常駐商品,也會隨著時間而漸漸調低價格。像是兩年前剛去澳洲時,一包洋芋片原價 AU$ 3,我們每次都等買一送一去超市掃貨回家囤,但兩年後我要離開澳洲時,他的原價已悄悄降至每包 AU$ 2。
這些降價促銷,表面上優惠了消費者:花一樣的錢、可以獲得的更多,但對於供應商來說,其可得利潤減少(就單品來看),自然會動腦筋到原物料身上,以降低成本,以求更大利潤。
不過我的重點是,這些降價促銷,都是供應商主動自行提出說要舉辦的嗎?其實不,很多時候是超市對供應商施壓,要求供應商配合超市的促銷活動(以剝削廠商),吸引更多消費人潮,可得利益最大者,其實是——零售商。
所以 Woolworth 跟 Coles 才可以做得這麼大~~~
Photo: IGA |
Photo: SUPA IGA |
IGA 有分兩種,一種是純粹的 IGA,一種叫 SUPA IGA,反正就跟台灣的太平洋百貨與太平洋 SOGO 百貨意思一樣,獨營以及合作經營,但詳細股權狀況怎樣我就沒有做研究了。
曾經住在一個只有一間 IGA 超市的小鎮,要去 Woolworths 跟 Coles 要開車到約四十分鐘路程的隔壁小鎮才有,很巧的是,那時候租的房子,房東剛好是在 IGA 裡面上班的員工,剛到那個小鎮第一次逛超市的時候,心裡就在想,奇怪為什麼這間 IGA 貨架上幾乎都是空的,倉庫卻有成堆的紙箱散落,漫溢到走道上來,該不會快倒了吧。
後來有機會跟房東一起用餐,房東也證實說那間 IGA 的確經營不善,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要結束營業,所以房東也有點煩惱該何去何從。
連身為鎮上唯一一間超市,都會面臨倒閉,店長是無心經營嗎嗚。
Photo: Aldi |
Photo: Aldi |
Aldi 很有趣,一走進去你獲得的第一個想法通常是「嗯像倉庫」,走著走著,乍看之下都是些你熟悉的品牌,看看價錢心中會接著讚嘆「哇啊怎麼這麼便宜」,但是隱隱約約又覺得哪裡怪怪的,於是又看了第二眼,才會發現,「哦原來是山寨版吶」。
Aldi 才有的山寨版洋芋片 ( Photo ) / 正版 Smith's 洋芋片 ( Photo ) |
沒錯,雖然 Aldi 也有賣一些「正版」,但大部份置於架上的商品,都是「仿冒」的廠商,還故意把包裝做的跟正版有 99% 相似,輕鬆連結在你記憶宮殿中對於正版商品的印象。
而因為 Aldi 商場沒有刻意的造景佈置,陳列架也只是些乾淨基本的鐵架,雖然不像 Costco 那麼像貨物倉庫,但也相去不遠了。
我通常都只鎖定 Aldi 裡的正版特價商品(像 AU$ 2 /包的 Harribo 小熊軟糖)、以及 Aldi 自家的牛奶、還有他的吐司麵包。
超市與城鎮繁榮度指標
而超市的開設位置又是另一門學問,可想而知要開在人口密度足以應付開店成本的地域,才有可能獲利,也因此要判斷一個城鎮的繁榮度,我們也常常用超市的地理位置做為評斷標準。例如:
「我住的那個地方,鎮上只有一間 IGA,沒有其他超市了。」
「從我們家開車去 Woolworths 要開 30 分鐘!」
⇥ 表示這個城鎮有多小。
「鎮上又開了第四家 Coles,而且那邊的生鮮櫃種類更多!」
「家裡附近的空地被 Aldi 預定而且已經通過評核了,以後採買又更方便了。」
⇥ 表示這個城鎮較繁榮。
連鎖超市以外的選擇
Photo: Foodworks |
除了四大連鎖超市之外,很常看到的另一家超市是 Foodworks,他也是連鎖店,但是規模沒有那麼大,佔地面積以及商品種類都較小,而且價格相對來說會有一倍、甚至兩倍的價差,折扣也沒有那麼優惠。
但是他可以被歸類為「有良心的零售商」,原因是他願意與在地小農合作,當 Woolworths 跟 Coles 都在剝削、壓榨供應商,排擠其他自營零售商的時候,Foodworks 卻是對其他自營零售商相對友善,不在價格上惡意競爭,甚至會與供應商合作,白話點就是讓大家都有足夠的利益可以拿,形成互利雙贏的局面。
這是曾經自營了十多年超商的澳洲大叔告訴我的,因為我總是好奇,明明收入並不優渥的他,為何總是堅持踏進價格相對來說較為昂貴的 Foodworks 採買家用食材。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農場老闆不把他的商品銷往連鎖大型超市,我們卻可以在 Foodworks 看到我們自己包好的草莓躺在架上。
點我看:澳洲|日常|超市都賣什麼?怎麼買?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