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度假出發前,當時人還在台灣,陸續加入了臉書一些找工、找房的社團,社團裡面其實資訊更新很快(啊也是要看你想待的點是不是很有人氣啦),租屋選擇很多,而且大部份人都會發文附圖,讓你先看看房間環境如何,不過有些照片雖然真的是與房間本人雷同,實際上卻是十年前(或更久)剛交屋那時候嶄新潔白的模樣,沒有定期好好整理很快就會覆蓋上歲月的痕跡,然後變成名副其實的鬼屋👻
找房的管道有很多,主要也是看你想跟哪些人成為室友:
想找講中文的房東、講中文的室友(中國、香港、台灣為多)
想找講英文的房東、講英文的室友(韓國、日本、歐洲、澳洲為主)
在大城市(像伯斯、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等等)現在幾乎都已經被華人攻佔,已經不限定只有華人區才有密度極高的華人居住,所以基本上各區域的房源都非常充足。
不過在偏鄉小鎮就不一樣了,鄉下地方華人相對少很多,選擇較少,房源也幾乎都是澳洲房東為主。
因為我比較注重隱私、也極度需要安靜的環境,所以在打工度假兩年的時間內,我沒有住過背包客棧,都傾向找雙人房、單人房為主,這篇的分享也全部都會是 sharehouse。
🏡 我的第一個家:伯斯郊區的蟑螂屋(Canning Vale, Perth)
這間房間是我們出發前就在台灣先找好、訂好的,不過說「訂」,其實也沒有交付押金,雙方都只有以通訊軟體聯絡的簡單契約,房東是擁有澳洲永久居民資格(PR)的中國人,那時候跟他談好,他會在我們落地伯斯後,去伯斯機場載我們到住的地方,我們則是要從台灣帶兩包菸給他當作回禮(因為澳洲盒菸比起台灣貴很多,所以很多人都從台灣帶菸進來轉手賺價差),覺得幸運的是,對方沒有放我們鴿子!我們也沒有放人家鳥哈。
這是一間位在距離伯斯市中心開車 30 分鐘、公車轉火車 50 分鐘的郊區,而且住了一個禮拜後才慢慢發現是個印尼社區,社區裡面唯一的幾間小超商都是印尼超商、左鄰右舍進出的也幾乎都是印尼人。
屋子是 4 房、2 衛、1 廚、1 廳的格局,車子就停在自家庭院的草皮或車道上,還有後庭院可以烤肉,這就是在郊區最常見的房屋設施。
光聽我這樣描述可能會覺得住起來很舒適,其實不,離舒適差得可遠。
房東在其中 2 房塞入了兩張上下舖,分租給 8 個男生,又在其中 1 房塞入了一張雙人床加一張單人床(雖然那時候只有我們 2 個人),剩下那 1 房(還帶有 1 套衛浴)則是房東自住。
這樣加起來整間房子總共住了 11 個人(還只有我們 2 個女生😂),扣掉房東我們共有 10 個人要排隊輪流使用浴室及廁所(還好那間的浴室跟馬桶是分開的),這還不是最慘,後來房東又把客廳租出去,所以又多了 1 個人😅
打工之旅第一站就住到這種超擁擠房間,令人超傻眼!而且一看就是男生住的地方哈哈哈,雖然房東有請個背包客當小管家,負責環境整潔,但仍常常看到小蟑螂在櫥櫃裡散步,而自從看到有小強從吐司機裡爬出來之後我們就不吃烤吐司了。
所以他被我命名為蟑螂屋。
市中心周圍的房子,有很高的比例都是長這樣,因為整棟房租本身就不便宜了,房東只好用低價來吸引房客,而低價換來的代價就是房客的生活品質。
我們住了三個禮拜,因為與房東有發生車輛買賣的糾紛,就東西收收離開了。
🏡 我的第二個家:跟老闆一起住日租套房(Albany)
離開伯斯前,我的旅伴 C 找到了一份在手機店上班的工作,有提供住宿,所以我也跟著她一起移動到這個位於南方的退休度假小鎮 Albany。
到了當地才知道是要跟老闆一起住,而且是住在老闆跟澳洲房東租的邊房裡,可想而知老闆是想要我們一起減輕房租壓力。
所謂的邊房呢,其實是澳洲房東把自家另外隔了一個小區域,做成日租套房使用。
邊房有 2 房、1 衛、1 廚、1 廳,與澳洲房東共用的後庭院、及車道。
住在這裡的壞處是總是收不到信,因為信件會直接被澳洲房東收走,房東也沒那麼好心的會把信拿來給我們。而且房間沒有鎖,再加上因為當時沒有車,走路到鎮上要花上 1 個小時,所以通常都是跟老闆同進退,實在不方便。不過幸好鎮上有間口碑良好的 sharehouse 剛好有空房間,我們馬上就又搬家了。
🏡 我的第三個家:有個人專屬大冰箱的優質好房(Albany, WA)
能搬進這間真的非常值得,這個小鎮華人不多,圈子很小,所以資訊流通相對快速,剛好認識了一對背包客與這間 sharehouse 的房東有著深厚交情,才能搶在別人之前就順利入住。房東是澳洲人,平常看起來也很閒,白天有時候會過來整理房子,不過不與我們同住,經營這間 sharehouse 已經一段期間,居住規則也都詳詳細細列舉,貼在每一間房間內,期望大家共同遵守。
房子的格局是 4 房、1 衛、2 廚、1 廳,當時總共住了 7 個背包客。
最吸引人的是,每組房客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大冰箱!還有 L 型的超大沙發、另外總共有 8 個火爐,煮飯就不需要排隊啦。
每組房客一台冰箱好方便!客廳也有超舒服沙發可以躺~ |
空間超大的廚房,左右兩側各有四個爐子,可以跟室友同時煮飯不打架,吧檯椅也加分 |
這是可愛的義大利男室友 Nick |
那時候的室友是一個在唸書的澳洲女孩、一對正在環遊世界的日本夫妻、還有一對也是打工度假途中的法國情侶。
直到入住這間 sharehouse,我們才終於有自己的家的感覺,每天上班出門都會跟住在前門台階底下的澳洲吉祥物打招呼(他受驚嚇的程度好像比較高),雖然那時候常常工作到晚上九點,還被稱為是最優良的好房客(因為根本很少在家不會弄髒環境😂)。
🏡 我的第四、第五個家:又見一間蟑螂屋和超好睡雙人床(Harvey, WA)
Harvey 這個小鎮比 Albany 又更小、更荒涼,大部份會來待的背包客都是在附近的牛肉廠、或果汁牛奶廠、蔬菜廠上班,又因為工廠輪班有分日班、晚班、大夜班,房子裡幾乎總是有人在睡覺,彼此見面的時間非常短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房子的環境整潔也跟糟糕,跟伯斯那間蟑螂屋不相上下。
而且其實我不知道房子到底住了幾個人、也不完全認識他們哈哈哈。
另外一間房子就優質多了,是個台灣背包客自己跟房東承租下一整間,再分租出去(就是二房東啦),也是訂有租屋守則、由大家輪流負責不同區域的整潔,最難以忘懷的就是我在澳洲睡過最舒服的床墊了哈哈哈!
🏡 我的第六個家:兩個人獨佔一整棟,可以開冷氣、也可以泡澡(Pemberton, WA)
因為要集二簽的關係來到了這個小鎮,唯一一間有放到網路上的租屋訊息卻是一間公共區域尚在整修中的工地屋,正當我們陷入絕望,跑去鎮上唯一一間超市(竟然是 IGA)閒晃,超市佈告欄上剛好夾著一張徵求房客的小紙條,真的是天無絕人之路,涕淚縱橫。看房後鬆了一口氣,這間是澳洲房東以前住過的房子,現在搬走了,原本委託仲介出租都無人詢問,最近才把房子接手回來自己整理,剛好就讓我們遇上了,願意只收我們兩個床位的租金,在沒有其他室友搬進來之前我們都可以獨享整間房屋。
這間是 3 房、1 衛、1 廚、3 廳的格局,是間長長的老房子,後庭院有點恐怖因為沒有圍籬,聽房東說半夜常常會有野生動物跑進來,庭院後方有個小倉庫,原本被房東改建成一個自己找尋靈感的小屋,有床有冰箱有電視,現在則是堆滿了房東以前的一些雜物們。
在這裡遇到了最棒的室友(澳洲),也遇到了最糟糕的室友(中國)。
本來以為會長住的,住了一個月後因為工作的關係又離開。
🏡 我的第七個家:每天都在開派對、每晚都在尬酒(Bundaberg, QLD)
也是因為二簽的關係,移動到這裡,跟介紹工作給我們的工頭住一起,整間房子都是台灣來集二簽的背包客,以新包佔多數。工頭除了自己家之外,也跟仲介承租了另外好幾間空房,提供基本床具及煮飯用具等等,讓來工作的背包客有個屋簷可遮風避雨。因為大家都是跟同一個工頭,做的工作大同小異,幾個農場輪流上班,每天晚上都看工頭在湊司機與乘客的安排(有車的背包客幫忙做農場的接送)。
而因為農場季節一季一季的,通常同時間住在一起的室友幾乎都會同時離開(集滿二簽天數就會移動)。這樣促成了大家有如革命情感,不只工作上會互相幫忙、下班回家更是抓緊時間開趴。
這間是 4 房、2 衛、1 廚、2 廳、2 車庫,總共住了 8 個人,加上 1 隻狗。
她超愛講話,我們在講她也要插嘴一起講超可愛 |
但我最怕吵鬧啦,加上床墊實在難睡,底下又沒有床架支撐,還好工頭還有一間空的雙人房,不然差點就要去鎮上自行尋覓住所了。
🏡 我的第八個家:緊鄰火車鐵軌、庭院大到可以練車的女生宿舍(Bundaberg, QLD)
離開派對屋之後,搬入的是個剛整修好的小屋。小屋是 3 房、2 衛、1 廚、1 廳。沒有車庫、車道也沒有整修,庭院雜草長得快比人高,那時候剛買車的新包還在庭院練習開車(超大)!整間住滿 6 個人。
比起派對屋,這間小屋住著六個女生,被我們戲稱女生宿舍。文靜多了、也乾淨多了。
但因為與火車鐵軌中間只隔了一條馬路,每天零晨四點半火車會轟隆轟隆準時地經過,火車經過房子也跟著晃動,我們就會被一起震醒。不過後來我們都四點半就要出門上班,就沒有再被火車吵醒過了(咦)。
住在我家浴室的青蛙 |
除了火車之外,小屋很是空曠,沒有正式的餐桌沒關係,有塑膠工作桌、塑膠椅將就,但我們心心念念了三個月的沙發卻始終沒有出現,不過卻可以在浴室養青蛙啦,青蛙不知如何總是可以穿過神秘的通道進來我們浴室玩耍(有一隻還住在馬桶)。
屋外長了一棵檸檬樹,我們還很心動想說摘了檸檬要去農夫市集販賣哈哈。
篇幅太長了😂
下一篇繼續分享更多我住過的地方,越住越豪華!也越住越多災難!
點我看:(澳洲|住宿|那些我所住過暫且稱為家的地方:下篇)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