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影集歌單|使女的故事|Jay Reatard - Waiting For Something

Photo: Spinditty


今天要分享的這首是來自於 使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 Tale 這部影集(S01 E03),來自於 Jay Reatard 的 Waiting For Something,它是被放在片尾曲的地方,還記得那集是 Ofglen 被秘密眼線抓去定罪,而後經歷愛人被處死,最後在醫院醒來發現自己的身體似乎經歷了某種手術,導演安排獨角鏡頭,從遠到近,配上音樂從背景漸入,Ofglen 複雜的情緒就這樣在螢幕前流動了好一段時間,害怕、徬徨、失落、崩潰、憤怒,音樂節奏逐漸加速,背景音樂越來越豐富,最後畫面再伴隨著 Ofglen 的那句嘶吼,帶來的後勁真的很強。



延伸閱讀:(影集|使女的故事|使女為什麼穿紅色的?劇中服裝五大原色剖析


影集歌單系列緣起

看電影或看影集最享受的,除了看演員們互飆演技、讚嘆服裝道具的精緻設計、被愛玩雙關語的台詞給幽默到、以及觀察編劇如何偷偷放線又如何慢慢收尾,最後再來個完美大結局,讓觀眾的情緒也隨著劇情起起伏伏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就是配樂了。

會想開啟這個系列,是因為我有好多歌單都是從影集裡獲得的寶貝,很多影集挑的歌都超棒,剛好打中我心的那種棒,不過因為我是個搖滾樂迷,所以喜歡的種類也會是偏向龐克搖滾樂風為多。

點我看更多:(嚕比聽搖滾|影集歌單系列



Jay Reatard - Waiting For Something



Lyrics 歌詞

It's not complete
(事情尚未圓滿)
I must compete
(我一定要抗爭到底)
Stand on my feet
(用我自己的力量)
Live with these creeps
(對抗這些狗屁倒灶的事)

I'm sitting
(我等著)
And waiting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我等待著某件事情的發生)

Oh no no no!
(喔不不不)
They won't get me
(我不會被他們打敗)



整首歌的歌詞就只有上面那幾句而已,其實很簡單,但如果仔細閱讀每一句歌詞,就會開始佩服這部影集選歌的能力。

如同上面所提到這首歌出現的時機,是使女之一的 Ofglen 因為違反基督教義的某項法則,所以被執法人員抓去法院定罪,最後在醫院醒過來,發現自己身體的某部分被切除了,當作懲罰,也直接呼應了第一句歌詞「我不再完整(complete)」。

而在她被秘密眼線抓來之前,其實她就已經有參與地下反叛組織的活動,又經歷了愛人的過世、以及自己的身體莫名其妙被奪取,更加深了她要對抗整個基列國(Gilead)的決心,於是她用她自己的力量、每一步仔細規劃好,雖然忍氣吞聲地活在這個詭異的社會中,但其實她正等待著反抗的時機的來臨,「waiting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Jay Reatard 生平小檔案


Jay Reatard 本名 Jimmy Lee Lindsey Jr.,1980 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擅長的曲風是車庫搖滾、車庫龐克、龐克搖滾、獨立搖滾。他 15 歲的時候,自己在家裡錄製了一捲錄音帶,寄到唱片公司,他的才華馬上被公司高層看中,看了幾場他的現場演出後,唱片公司立刻跟他簽約。


"I loved the racket so we did the record, and I've been a fan of everything he's done since. He's a pretty amazing kid."——Eric Friedl (Goner Records’ owner)


自組第一個樂團 The Reatards


Lindsey 的第一張單曲唱片很快就發行了,「Get Real Stupid」,就像很多青少年搖滾樂手會取的名字一樣,不是唱訴自己的多麽想單純地活得像個孩子一樣,就是吼叫著對於這個世界的厭惡之情(很多啦但不會是全部)。他在第一張單曲唱片時,同時身兼主唱與樂手,非常的才華洋溢,直到他的第二張唱片,他才正式向外招聘樂團貝斯手、及鼓手,終於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團 The Reatards


img: Wiki


第二張唱片以 The Reatards 樂團出道,唱片名字仍然是很厭世、富有滿滿青少年負面情緒的「Teenage Hate」。接著他們又馬上發行了第三張「Grown Up Fucked Up」,並在 1998 年踏上歐洲舉辦巡迴演唱會,而那年 Jay Reatard 才 18 歲!

而除了 The Reatards 之外,在他 21 歲時又自組了第二個樂團 the Lost Sounds,雖然第二個樂團只存活了五年即宣告解散,在事後的訪問中他也提到,「在 the Lost Sounds 裡玩音樂的時光,是我所做過最有趣的事情了,沒有之一。

別以為這樣他就已經滿足,他並沒有放棄任何可以發展他才能的地方,他陸續又跟好幾個樂團合作,幫其他樂團作曲、編曲,在因緣際會下,他搬出與父母同住的家中,並搬去與認識的樂團 Jackmonkeys 同住,而剛好 Jackmonkeys 要參加一場在學校咖啡廳舉辦的樂團競賽,便邀請他擔任鼓手,他們最後在競賽中拿下第一名呢。

2004 年他 24 歲,與前女友共同組成了一個唱片公司,發行了許多風格與他類似、來自不同樂團的限量專輯,並在 2006 年時將事業重心再度擺在自己的專輯上,他曾多次被問起為何不以 The Reatards 樂團之名繼續演出,他則是很有個性的回答,「如果我決定要回去做 The Reatards 樂團,就好像我在向後走一樣,只有專心在自己身上、做新的嘗試,我才覺得我沒有在退步。


"I'd just feel like I was going backwards if I worked on anything else." —— Lindsey


Jay Reatard 正式出道


回歸到自己的獨唱事業中,2006 年他正式以 Jay Reatard 之名出道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Blood Visions (In the Red)」,而在經過許多次的巡迴演出後,當時業界的大型唱片公司如環球(Universal Records)、哥倫比亞(Columbia Records)及 Vice Media 紛紛找上門,各個都希望能順利簽下 Jay Reatard 的唱片合約。不過 Lindsey 秉持著個人原則,反而選了一間紐約發跡的獨立唱片公司 Matador Records 合作,因為他覺得 Matador Records 是業界中唯一一家會絕對履行承諾的一股清流。此時他也積極參與各種大型音樂祭的演出,將事業再推向另一個高峰。

在他事業後期的唱片中,很明顯可以聽到他曲風的改變,與剛出道時的厭世龐克搖滾風有著很不一樣的變化,對此,Lindsey 説他也沒有刻意改變什麼,他只是覺得他在做的是「吵鬧的流行音樂」罷了。

他的最後一張專輯「Watch Me Fall」,他甚至加強了背景配樂的層次,不同於搖滾樂團只有一隻貝斯,他加入了管風琴、低音大提琴,並且也提升了樂器間合音的豐富性,根據他的說法,他覺得這些元素因為也是重要的角色,所以不該被忽略,他就是故意讓他們變得更突出、更顯眼的。

最後這張專輯「Watch Me Fall」,歌詞主要圍繞在他個人對於「死亡」這件事,不斷擴大的恐懼中,以及被身邊最親近的朋友們叛離的負面情緒上,似乎可以預見他的早逝。


Photo: cos

才華洋溢的優秀人才似乎總是早逝


Lindsey 在半夜三點時,被室友發現在他自己的床上死亡,享年 29 歲。驗屍官事後在他的體內發現古柯鹼、及酒精殘留的反應,但並沒有證實是用藥過量身亡,警方甚至一度將此案列為謀殺案件,試圖找尋可疑的殺人兇手,不過最後也沒什麼進展就是了。

他的專輯被宣稱是 2000 年代最重要的專輯之一,英年早逝的他令歌迷們都很不捨。





Reference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覺得澳洲腔很難懂?破解澳洲當地口音及特殊用語(上)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澳洲人講話,會完全迷失在他們特殊的口音裡!偷偷說就連多益聽力拿滿分的我,剛下飛機也是對澳洲人在講什麼是一頭霧水,只勉強聽得懂幾個片段單字,然後自己慢慢推敲出前後文。 最誇張的是剛到澳洲時,在超市買完東西排隊給店員結帳,店員一直問我要不要順便領現金出來(any cash out?),這三個字我真的跟他奮戰了好多次才開竅(還是經過旁人指點真要命😂),一方面是因為在台灣結帳時沒有這個習慣,一方面超市店員通常都講話很快,因為想趕快消化排隊結帳的隊伍吧,我每次都很害怕店員跟我生氣,所以當我請他再重複一遍、而我卻還是聽不懂的時候,只好每次都很賣力的搖頭擺手反正說 NO 就對了,還好沒鬧出什麼笑話。

紐西蘭|打工度假|基督城找工記

我先自己承認這個標題也太俗了哈哈哈哈。 打工度假第一站就決定來基督城,其實也沒有太偉大的理由,不是因為基督城在 2011 年發生的那場毀滅性的地震,所以我決定來...盡一份自己的心力?(我甚至是來基督城後才知道有那麼一場地震)我只是單純刻板印象的認為,奧克蘭華人那麼多,人口太過壅擠,我不喜歡,所以才選擇來到第二大的城市——基督城,當作紐西蘭的第一站。

紐西蘭|打工度假|我真的好想去雪場工作噢,雪場面試經驗分享

距離基督城一個小時車程的 Porters Ski Area  當初在澳洲就想盡辦法申請各種雪場週遭的工作機會,可惜因為簽證時間,讓我沒辦法待完整個雪季,在第一階段篩選的時候,直接就被各大福利超好的雪場公司拒絕,雖然有談到一家在雪場附近的旅館,答應讓我去做 housekeeping,但後來想想,自己又沒有自己的裝備,雖然在那家旅館工作,雪票也是有點折扣,但算下來好像又沒有那麼划算,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機會。

紐西蘭|打工度假|兼了兩份工、卻賺得比別人少的苦命女子

凱庫拉 Kaikoura 的仙氣美雲 在基督城找工作一直不太順利,可能是因為我一心只想來紐西蘭做服務業,不想跟大部分的背包客一樣去體驗農場、工廠生活(因為在澳洲已經體驗過了:P),但又因為台灣打工度假簽證的限制,規定每個人只能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三個月,所以即使我投了很多咖啡店,老闆也對我的履歷很有興趣,最後卻還是婉拒了我,理由不外乎就是三個月實在太短了,他們還是比較想要找長期的員工。

紐西蘭|打工度假|在隱士飯店上班的幸福員工福利

結果在隱士飯店 Hermitage Hotel 的工作也悄悄地來到了尾聲,三個月真的過太快了,到底紐西蘭政府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持有台灣護照的打工度假簽證人們!!吼唷!!每三個月就要重新找一次工作真的是超惱人的。